4月9日下午,以“發揮中關村優勢,推動鄉村振興”為目標的中關村鄉村振興聯盟(以下簡稱聯盟)在北京正式成立。聯盟由中關村20余家與鄉村振興相關的單位共同發起。專家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,農業部原副部長尹成杰,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翟虎渠,中國人民大學原黨委書記靳諾,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,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,中國畜牧業協會會長李希榮,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黃季焜,農業農村部原政策法規司司長張紅宇,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,正大集團原資深董事長姚民仆,中國農業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閣組成。聯盟理事長由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擔任,大北農國際集團董事長邵根伙任聯席理事長,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利庠擔任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。
聯盟成立儀式由張利庠主持。翟虎渠、李德發、董軍社、邵根伙、柯炳生分別做了發言。
專家們一致認為,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戰略部署,事關偉大斗爭、偉大工程、偉大事業、偉大夢想,更事關人民福祉、民族復興。聯盟的成立是為了更好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,更好發揮中關村在助推鄉村振興方面的智力、資本和產業優勢,非常有意義,十分贊賞大北農牽頭成立聯盟,肯定了邵根伙博士對中國農業的無私情懷,愿秉持包容、開放、共贏的態度和理念,與聯盟的各參與方一道,為鄉村振興事業奉獻力量,在鄉村振興的事業中邁出更高更遠的步伐。
尹成杰,翟虎渠,柯炳生,李德發,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、副校長董軍社,邵根伙共同為聯盟成立揭牌。
中關村鄉村振興聯盟成立儀式現場
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原黨委書記、院長、聯盟副理事長劉大群對聯盟情況進行了介紹。他指出聯盟的總體目標是:發揮中關村優勢,推動鄉村振興。主要工作為:縣域鄉村振興規劃;開展百縣鄉村振興示范工程;探索五大振興可借鑒模式;推進政、產、科、教、融、商六位一體模式;開展論壇、研討會、國際交流。
中關村正在成為全國鄉村振興事業的策源地、發動機、龍頭
邵根伙在發言中表示,鄉村振興,是我國?向2050年實現富強、?主、?明、和諧、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?戰略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“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,民族要復興,鄉村必振興。我國自古以農立國,創造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,長期領先世界。縱覽歷朝歷代,農業興旺,農民安定,則國家統一、社會穩定。”邵博士認為,中關村具有?與倫?的與鄉村振興相關的?才、科技、?化、資本、智本、產業等優勢,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了鄉村振興學院,中國農業大學牽頭成立了全國農業高校鄉村振興聯盟,清華大學牽頭成立了全國鄉村振興建設聯盟,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,北京師范大學成立了中國鄉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。有以大北農、偉嘉、資源為代表的農業高科技企業,有美團、大有谷為代表的互聯網農業平臺。立足中關村的鄉村振興產業基金也正在籌備中,可以說中關村正在成為全國鄉村振興事業的策源地、發動機、龍頭。
聯盟成立正當時,大北農在奔跑
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我國“三農”工作的重中之重。4月1日出版的第7期《求是》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《堅持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,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》。文章強調,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,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。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“三農”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,堅持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,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,促進農業高質高效、鄉村宜居宜業、農民富裕富足。
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中關村,也是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、第一個"國家級"人才特區。中關村科教資源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,擁有眾多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資源,有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科學技術保障。中關村與縣鄉村聯合,在中關村與縣鄉村之間進行資本、人才、技術、市場等要素的流動和轉移,具有強大的輻射效應。但要更好地發揮這一優勢,需要多方協作,以點帶面,形成合力。中關村鄉村振興聯盟的成立,為這種合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可能。相信通過聯盟這一樞紐和平臺,中關村的智力、資本、產業等優勢,必將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貢獻更大的力量。
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,我國正全面走向鄉村振興。聯盟的成?,是中關村發展的?件?事,是鄉村振興的??壯舉,是三農?作的??喜事,這條路上,大北農在奔跑!